首页 行业资讯 钱币邮品 民藏档案 拍卖收藏 历博培训 历博专家 推荐视频 关于我们 紫砂红木

书法家

旗下子栏目: 书法家 画家 书画动态 大家风采 古籍书画专业委员

启功:不能写“死楷”

来源:未知 作者:历博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1-02
摘要:启功先生说:练书法不像造房子,不是非得打基

 

启功先生说:“练书法不像造房子,不是非得打基础。我们在习楷的同时,也可穿插一些行草,这样对写好楷书,理解楷字中笔画之间的关系作用更大。”

——《启功书法讲座-美篇》

按我们的固有意识来看,写书法要先打基础才对吧?但是启功先生作为一个大书法家、文化学者,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颠覆常规的观点呢?那好,既然是当代书法名家,还是我们尊敬的老前辈,我们就顺着先生观点,继续听听看老先生想表达的意思。

启功继续说:“写楷书要行化,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个观点,后来被很多书家得到实证,这样写出来的楷书活,避免了把楷书写成一笔一画毫不相关联的“死”楷。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当代很多人把楷书写死,导致了笔笔板滞、字字雷同、媚俗之境地。

不能单纯的依赖楷书为基础,要掌握章法,同时可以兼着学习行草书,这样能形成动静互补,避免因单纯的痴迷楷书而把字写僵、写平、写俗,照此看来,确有一番道理。

01

掌均变之衡

端庄持重,为人之一美,也是作品之一美。如果一味求奇,失去安详稳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所以书法之章法不可以不求平衡。譬如一个在平地行走,是平衡的,但太一般了,几乎不构成什么美感。

可知只有在机变中寻求平衡,在不平衡当中求出平衡,才是构成美感的、具备艺术价值的平衡,所以书法的章法,先须求变,而后求均;先须求奇,而后求稳,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寻常的现象转换成艺术审美形象。

如楷书一般横竖成行,行距大于字距,或距离相近,有时可打成方格。也有将行距加宽,各行字与字横向不对行,小楷中颇多。楷书因字方形,不要写成字与字大小一样,否则就显得枯燥少味,要正而不呆。行书只要求竖成行,可用乌丝栏形式,写行书决不会打方格来写。不过其行气不是每个字的中心都呈垂直线,而是有波浪的变化,然上下贯气,左右顾盼呼应。

02

懂疏密聚散

如同音乐的紧锣密鼓,通常是伴随乐章的高潮出现一样,书法线条的聚密之处,也常常就是作品的主体所在。有疏有密,见聚见散,作品便主次分明,藏露互见。只是要把握分寸,顺理成章,不可十分悬殊,否则不是勉强拥挤,就是零落散漫,密处不可雍塞,要小有漏透,极密处隙光一线,便是灵穴来风,可著通体生凉,又如人在深潭,一管透气,则吸咏裕如。所以“密叶间疏枝”,对书法一说,正是经验之谈。而疏散处亦不可全疏(对草书而言),“大疏间小密”,疏散之下,也要有某些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样就相互接引,彼此呼应。既有集中,又有变化。前人说“疏可跑马,密不容针”,那是极而言之,有点夸张,不可呆解。

当然,书法作为人的主观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运斤郢匠,出入绳矩,是必要的。所以布局经营之中,如何知法知人,知物知天,不使一时一际之身观局限,泯灭了物、我的真性,在主客观的交感之中,自然成章,正是必须把握的。

那么,这在具体创作中又当如何分寸呢?北北认为应由自己主见,尽量保留自然风貌,融入自身见解于字是为上乘。

老姚启功先生开头所谓的“学书法不是非得打基础”可以这样认为:不能单纯的依赖楷书为基础,可以兼着学习行草书,这样能形成动静互补,避免因单纯的痴迷楷书而把字写僵、写平、写俗,照此看来,确有一番道理。

责任编辑:历博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钱币邮品 | 民藏档案 | 拍卖收藏 | 历博培训 | 历博专家 | 推荐视频 | 关于我们 | 紫砂红木

北京历博古今艺术品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58093号-1 技术支持:众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