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的确干渴已久,都在翘首期盼老天爷普降甘露!不能营造合适的小天地,彩云也会偏向。干渴的大漠连老天爷都不愿关顾,还能期盼谁会给你一瓶甘露呐? 今天发出几件甘露瓶,并说说甘露瓶的来源和意义,希望能给民间收藏带来好运和吉祥。
藏草瓶亦称“甘露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瓶式之一,为藏传佛教陈设用法器,用于盛水或插草。 藏草瓶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明朝永乐年间曾试烧制青花藏草瓶,清代仅雍正、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清宫传世档案里有明确的记载:乾隆十一年御窑厂接道旨令,奉命烧造“白地红花甘露瓶”,并且俱不要款。之后,分别于乾隆十二年、十四年、十七年、二十二年以及二十四年又陆续烧造一些。 在乾隆时期先后烧造了五次,数量很少,且没有款识。据文献记载,历史上乾隆共烧制甘露瓶54件。小小的甘露瓶就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者。
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生产藏传佛教用具,并非乾隆帝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极深奥的玄机。 清廷入主中原之后,始终重视、扶持藏传佛教,并以此作为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的重要措施。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兴趣极浓,无疑有其深远的政治原因。 据文献记载,乾隆对藏传佛教非常虔诚,而且认识很深。他每天打坐修持,甚至着三世章嘉胡土克教授他梵文和藏文。 1745年,乾隆下令将其出生地雍和宫改为喇嘛寺,次年仿西藏桑耶寺于承德建普宁寺,其后又仿拉萨布达拉宫于承德建普陀宗乘庙。 1780年,五世班禅远道东来做法事祝贺乾隆七十大寿,乾隆命人仿西藏扎什伦布寺于承德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其居停。此后,乾隆又于紫禁城内仿西藏托林寺坛城殿筑雨花阁,具浓郁藏式佛教建筑风格。
大量的寺庙和频繁的法事活动当 然需要有大量的法器和摆设配合,宫廷造办出因此制作了大量的瓷质及其它材质的藏域法器,同时亦供清帝赏赐西藏高僧之用。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藏草瓶无疑见既见证了乾隆帝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同时又反映了清代官窑瓷器的精湛工艺。当时清宫赏给西藏喇嘛多个品种的器物都是不书写款识的。
任何文物都有历史的背景,读懂了这段历史,就不用怀疑民间收藏存在的一些艺术精品和珍品。民间收藏的藏品也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出的金蛋,甚至还有恐龙蛋! 没有民藏的积极呐喊,谁会相信民藏能有这么多的国宝,国家不会相信,民间的藏家也大多不信。 原来我也不相信,现在开始接受这个观点,就是民间藏有几亿件、十几亿件甚至更多的文物,是文物!不一定就是国宝!是国宝也不一定是文物!文物有文物的定义,国宝有国宝的定义。顶级的科学家就是国宝!顶级的艺术品也是国宝!
当我们是非不清时,就会乱扣帽子,真赝不明时,也愿意给人戴帽子,这一切都有被愚弄的成份。 特别是古代艺术品,谁都喜欢表扬自己,批评他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声,残缺的汝窑狮子就成了国宝。民藏自己发不了声音,没有话语权,任何的汝窑都是赝品。可笑吧!可笑的中国小人,可悲吧!可悲的中国文博界!可怜吧!可怜的中国文物!
发现一个怪现象,文博界知识涵养较高的一批学者专家,认可民间现状。一些知识层次较低的所谓专家,却在拼命打压民间收藏。形成了一股秀才遇到痞子,有理不让讲的局面。 不知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滋生腐败,同样也容易生产畸形儿。当前民藏遇到的问题就是怪怪的,不可理喻的,太刻薄的语言容易得罪人,就此打住。
辛亏有一批有识之士抵抗住这些压力,民藏才有了今天被认可的大好局面。没有民藏的精心培育和呵护,光天化日之下就能孵出金鸡来,不可能! 自古都是外因推动内因,民藏的外因已经推动了文物管理的内因,文物管理也一定能够调整到去适应民藏星火燎原的趋势,并将这个趋势引导至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 民藏也需要亮出自己的实力来配合来之不易的被认可,民藏有没有精品、珍品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向社会大胆的展示,上海许明博士发起的元青花分级展已经打响了第一枪,几百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元青花瓷器已经亮相,他们还会逐步推向全国。
他们的第一步就会带来全国范围的大踏步,元青花的数量和质量有目共睹。 上海南汇博物馆的金玉满堂展览也向社会上展示了民间收藏的顶级翡翠和皇家金器,一些国有博物馆都难得一见的珍品,恰恰说明了民藏的力量。 我们根本不用怀疑民藏有多少的珍品,而是引导和整合民藏的藏品是第一要务。民藏博物馆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要靠金融手段来拉动民间收藏的良性循环。
怎么让艺术品可以良性循环,借昨天文章的留言来诠释一番。 网友“石湖月”留言: “企业家向收藏家商借一件藏品,並以此去银行贷了款。然后用来还清原辅料款,付了工资,交了税,其余用于再生产。于是原料商和辅料商向银行归还了贷款本息,並继续向企业提供原辅料。 工人用工资剩余部份还了本月房贷本息,税收进了国库,用于政府支出。 企业产品销向社会,又用营收款赎回抵押的艺术品,归还收藏家,並约好,周转有问题時再来商借。 收藏家也得到一筆可观的租借款。东西还是那件东西,所有参与者都收获好处。这,应该就是艺术品流通。想想很好玩。我这点金融知识,只能想到这儿了。” |